歡迎來到工程機械品牌網!
《求是》調研 | 鐵建重工:“掘”勝技術“無人區”
- 發布時間:2023-04-11 07:12
- 來源:鐵建重工
- 作者:
- 訪問量:
【概要描述】4月7日,《求是》雜志社總編輯陳揚勇一行來到鐵建重工調研。4月8日,調研組在求是網發表題為《鐵建重工:“掘”勝技術“無人區”》的文章,原文如下:圖片《求是》雜志社總編輯陳揚勇一行調研鐵建重工鐵建重工:“掘”勝技術“無人區”??“實踐反復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在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
《求是》調研 | 鐵建重工:“掘”勝技術“無人區”
【概要描述】4月7日,《求是》雜志社總編輯陳揚勇一行來到鐵建重工調研。4月8日,調研組在求是網發表題為《鐵建重工:“掘”勝技術“無人區”》的文章,原文如下:圖片《求是》雜志社總編輯陳揚勇一行調研鐵建重工鐵建重工:“掘”勝技術“無人區”??“實踐反復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在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
- 分類:今日焦點
- 作者:
- 來源:鐵建重工
- 發布時間:2023-04-11 07:12
- 訪問量:
4月7日,《求是》雜志社總編輯陳揚勇一行來到鐵建重工調研。4月8日,調研組在求是網發表題為《鐵建重工:“掘”勝技術“無人區”》的文章,原文如下:
《求是》雜志社總編輯陳揚勇一行調研鐵建重工
鐵建重工:“掘”勝技術“無人區”
“實踐反復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在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鐵建重工”)原創技術策源地成果展示廳,習近平總書記的這段重要論述十分醒目。
鐵建重工成立于2007年,專注于地下施工裝備和軌道交通裝備的研究、設計、制造、服務。近年來,企業堅持推進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國產化,狠抓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已成為全球少數同時具備掘進機、鉆爆法、冷開挖等多種隧道工法裝備研制能力的專業企業,和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地下工程裝備企業。2022年,企業位列全球隧道工程裝備制造商第一、中國工程機械專業化制造商第一。近日,求是雜志社調研組一行走進位于湖南省長沙市的鐵建重工,實地了解企業的發展歷程,感受勇闖技術“無人區”的創新實踐。
2021年5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闡述“高端產業取得新突破”時指出,“最大直徑盾構機順利始發”。
“這就是總書記提到的我國迄今研制的最大直徑盾構機——‘京華號’”。站在展示廳內的模型前,講解員介紹道。“京華號”盾構機的開挖直徑達16.07米,整機長150米,總重量4300噸,成功應用于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并相繼入選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和“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標志著我國超大直徑盾構成套技術躋身世界前列。
盾構機是我國高速公路、高鐵、城市地下交通建設以及強大基建能力輸出的核心成套裝備。曾幾何時,盾構機技術長期被國外壟斷,“洋品牌”盾構機幾乎占據了國內市場,價格高昂。鐵建重工掘進機研究設計院副院長張帥坤告訴我們:“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鐵建重工從零開始,自主創新,沒有圖紙就自己摸索著畫。所有人都攢著一股氣,就是要研發出屬于中國人自己的盾構機。”
經過努力不懈攻關,科研人員相繼攻破了從刀具刀盤到液壓系統、控制系統等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掌握了各種復雜地質環境的施工技術,攻克了一個又一個世界級難題。現在聊起“京華號”,張帥坤充滿自豪,“這是我國企業首次成功實現16米級超大直徑盾構機的工業制造,設備的研制和應用有力鞏固了國產超大直徑盾構機核心技術自主可控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自主創新是企業的生命,是企業爬坡過坎、發展壯大的根本。”鐵建重工不斷加大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力度,自主研發出了不同型號的盾構機,成功實現了我國盾構機從無到有、從進口到出口、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
2022年11月29日,由鐵建重工、中鐵十五局集團聯合打造的全球最大豎井掘進機“夢想號”在鐵建重工長沙第二產業園下線。“夢想號”集開挖、出渣、支護、導向等功能于一體,整機高約10米,開挖直徑達23.02米。用于隧道建設的掘進機一般是橫向前進,而豎井掘進機是從地面向下縱深掘進。為滿足工程超大直徑開挖需求,同時保證開挖效率,研發團隊突破了超大直徑豎井機械式沉井成套裝備設計技術,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標志著我國地下工程裝備科技攻關及應用又上新臺階。
盾構和掘進技術的不斷演進,就是鐵建重工自主創新歷程的一個縮影。鐵建重工堅持打造全斷面隧道掘進機、隧道施工裝備等8大產業,創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等“十位一體”科創平臺;研發人員占比不低于25%,達到2000余名;研發投入規模逐年增長,近年研發經費占比相繼高達7.27%、7.33%、9.19%。這一系列科技攻關,帶來了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和自主創新能力的增強。全球首套隧道鉆爆法智能成套裝備應用于鄭萬高鐵、高原鐵路等工程;全球首臺護盾式掘錨一體機創造行業新紀錄;國產首臺智能六行采棉打包機打破國外市場壟斷;最深海底隧道盾構機“深江1號”;首次研發地下工程裝備數字樣機平臺和數字孿生系統;開展多模式破巖技術研究;推出全球首臺無人駕駛自濕噴臺車,等等,引領我國地下工程裝備向著優質、高效、綠色、智能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這是我們不斷實現發展的根本原因。”鐵建重工掘進機事業部執行總經理兼總工程師龍斌感慨地說。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熱點專題

視頻專欄

線下活動

2023-06-15

2023-05-13

2023-05-13

點擊排行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3

2023-06-05

2023-06-05

2023-06-02

2023-05-31

2023-05-31

2023-05-31

2023-05-30

2023-05-30

2023-06-13

2023-06-13

2023-06-12

2023-06-05

2023-05-31

2023-05-29

2023-05-26

2023-05-25

2023-05-24
北京編輯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四環中路6號
郵編:100039
電話:010—68548655
長沙編輯部地址:長沙市銀盆南路361號
郵編:410013
電話:0731—88923960
電子郵箱:tougao@cmtm.com.cn
版權所有 ? 工程機械品牌網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北京 湘ICP備202001942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