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工程機械品牌網!
工程機械巨頭三一深層邏輯
- 發布時間:2023-04-14 09:16
- 來源:機械財經
- 作者:Dolox
- 訪問量:
【概要描述】后臺有讀者留言讓講一講三一。?也不知道是想了解三一的歷史,還是三一的文化。正好最近重溫了“月色沾衣”的中美競爭系列文章,摘錄整理了一些關于三一的內容,分享給大家。??
工程機械巨頭三一深層邏輯
【概要描述】后臺有讀者留言讓講一講三一。?也不知道是想了解三一的歷史,還是三一的文化。正好最近重溫了“月色沾衣”的中美競爭系列文章,摘錄整理了一些關于三一的內容,分享給大家。??
- 分類:今日焦點
- 作者:Dolox
- 來源:機械財經
- 發布時間:2023-04-14 09:16
- 訪問量:
后臺有讀者留言讓講一講三一。
也不知道是想了解三一的歷史,還是三一的文化。正好最近重溫了“月色沾衣”的中美競爭系列文章,摘錄整理了一些關于三一的內容,分享給大家。
▌靈魂拷問:三一為什么總給其它企業帶來麻煩
機械財經:將三一放在卡特彼勒,約翰迪爾,利勃海爾,小松等一串的工程機械大佬中,三一顯得那么年輕。
即使放在國內,相對昔日工程機械四小虎“柳夏成宜”,相對我國挖掘機鼻祖撫挖,長挖,上海建筑機械廠等,三一都算是一個晚輩了。
但是,就是這么個后起之秀,卻成為了攪局者,每進入一個行業都將引起不小的波瀾。
泵車,挖掘機,風電,起重機都被三一改寫了市場規則,每每入局,都給傳統龍頭帶來不少麻煩。
不僅是國內企業,對外資企業也是這樣。也就在20年前的2000年左右,我國市場上清一色的外資品牌挖掘機,而那時三一剛做出自己的挖掘機樣機,可是僅僅過了十年,到了2010年,三一就將卡特彼勒擠下了市場第一的寶座,從此三一在國內挖掘機市場銷量第一的座位上待了13年。
也許,就是因為三一的攪局者身份,讓三一飽受爭議,百度貼吧,知乎上對三一評論也多出現一些激烈和負面的言語。
那么,三一為什么能成為攪局者,為什么總給其它企業制造麻煩?
月色沾衣:不僅我們自己在思考,老外也在思考。多年前,我到北京卡特彼勒大廈出差,當時,老外從新加坡過來一起開個會。休息期間,我和老外在略帶點霧氣的北京街頭散步,他一直追問我一個問題。為什么三一的挖機能賣那么便宜?給我們在印度尼西亞與泰國的銷售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當時,我信口跟他胡吹,當時我哪知道這種事情啊!我也是新入行的小白好不好!因為是信口胡說八道,所以破綻百出,比如我說因為出口退稅政策,其實出口退稅是各國的通行做法,說因為產品配置低,其實當時三一出口的產品為了打品牌,配置一點不低。
所以,最后鬼佬也看出來大概我在胡說八道,只能無奈地回去轉換到Tea Break的話題。
▌三一效率
月色沾衣:這件事情我一直印象非常清晰,如果說要問我現在有什么答案的話,答案就是投資巨大,始終在導入最先進技術加成的生產線,規模超大的中國供應鏈體系迅速降低了每個零部件的成本、高度成熟自律勤奮又很便宜的產業工人。正是這些核心因素,造就了三一重工產品強大的性價比優勢。
但是,這些條件,它的競爭對手同樣也擁有,為什么三一重工如此成功?
利用時間差與空間差,內拼效率,迅速實現規模優勢。
正是在效率這一點上,這家公司把效率和執行力推向了極致,所謂“追求卓越,疾慢如仇”。
一方面,這家公司利用制度和重獎重罰的激勵機制,把效率推到了極致。
另一方面:這家企業掌門人的魄力與眼光實屬行業頂尖人物,在行業低谷期敢于逆勢擴張,迅速兌現了規模優勢。在行業轉向景氣周期之時,必然收獲巨大的成功。
機械財經:三一的效率快是出了名的,和很多三一的朋友聊過天,一個產品從方案論證到做出樣機三、四個月的時間是很正常的,領導一月份說,我要做一臺電動挖掘機,然后,四月份挖掘機就能開出車間。再過幾個月就能上市銷售。這放在卡特彼勒或小松公司是不可能的,三個月時間連PPT都沒有寫完。
放在當下來說,就一個字“卷”,兩個字太TMD卷。
機械財經很認同月色沾衣總結的上面那兩個方面,簡單說就兩點,領導膽子大,員工的錢也給到位了。
月色沾衣:這里重點講講效率的事情,效率是用制度與重獎重罰的激勵機制來保證的。關于這點,知乎上搜索這家公司,能看到大量的比較激烈的言辭。
極致追求效率會產生很多副作用,這里只討論為什么效率如此之高。
▌三一的制度和等級文化
月色沾衣:用制度保證效率,所謂的三一制度指的是公司內部的Hierarchy。就是等級制度。
這一點上卡特與三一截然不同。雖然這些年來,隨著國內高管的逐漸接手,一些文化會有一些變化。但總體而言,卡特是一個講究平等,大家分屬不同的Team,分工合作的企業文化,相互之間完全可以直呼其名(取個英文名的好處就出來了)。本質上就是大家都是平等的,你和卡特總裁也是平等的,大家只是職位不同,工作不同,責任不同。
而三一,那就完全不一樣了,比如說薪酬、用餐、辦公室、福利、著裝、用車諸多方面,級別不一樣,待遇就完全不一樣。
機械財經:最直接的用餐,普通員工和稍微有級別的員工,用餐都不在一層樓上。再小的職位也能體現出他的不同。
月色沾衣:引用知乎網友的評論:非常嚴重的等級觀念、對級別低員工各種歧視性的“制度”。那對級別高的同事能不能直呼其名呢?想什么呢,一般而言熟悉的話可稱呼xx總,不熟悉的話可以籠統稱呼為“領導”。
看起來平平無奇對吧,再給你一個限定條件:領導服從文化,即“領導永遠是對的”。這里引述知乎網友Gavin文章中的一段話:領導的要求是命令,必須服從。并且不會得到太多人文關懷,畢竟他的領導也沒給他。
這就是傳承下來的企業服從文化。那么公司為何會形成“領導利益”為大的氛圍呢?
第一,源于高層制定的市場指標高,開發周期短,考核嚴格。
第二,基于“狼性文化”的高薪,升一級,薪資提升很多,所以領導的動力遠高于普通員工。
所以這個鏈條轉動起來,層層傳導,管理層的一句話就會層層施壓,一層層執行下來,最終就形成了排山倒海般的效果。(為什么要特意解釋一下這件事情,因為曾經有一位投資機構研究員問過我,問:為什么他去知乎等平臺搜,能看到很多員工對這家企業的各種抱怨與吐槽?其實,邏輯很簡單,這個限定條件本身是反常識反邏輯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有叛逆期,與父母都會有觀點的沖突與對立,為什么?因為孩子認為父母不一定是對的啊!那為什么領導一定是對的?為五斗米而折腰唄,那就必然有一部分人不情愿。
▌一切都是為了效率
月色沾衣:這套法子的核心目的是什么?
執行力,怎么保證執行力?保證每個人都心甘情愿在這套體系下竭盡全力,效率怎么跑起來,核心在于“重賞重罰”。
這就是跑出不同的地方,這家企業真的能給出業內第一檔的高工資,跳個槽過去,翻個2倍,3倍實屬正常,如果算上各種股權激勵、獎金、績效之類,在做得很好的情況下,這個差距就會拉得非常大。
重賞重罰這件事情說起來很簡單,實際上非常非常難。想想史記里面,韓信怎么回答劉邦的。劉邦問韓信,我比之項王(項羽)如何,韓信回答劉邦說,對比項羽,您就是個垃圾。劉邦大笑問,那為什么最后是項羽敲GG呢?韓信就說了,項王為人,看到士兵受了傷,哭地稀里嘩啦,等到仗打贏了分官封爵的時候,手上的官印磨圓了都不舍得蓋下去,這就叫“婦人之仁”。哪像您老人家,平時流里流氣,用人之際,金錢女人官位,在所不惜,出手大方,自然人心歸附。
樂于分享,激勵機制到位這件事情本身就有點反人性,所以實際操作中碰到這種老板,其實并很不容易。
▌用提高效率加快迭代,進而搶占市場
月色沾衣:正是這種超高效率,結合規模超大的中國供應鏈體系迅速降低了每個零部件的成本、高度成熟自律勤奮又很便宜的產業工人,再加上即便是在低谷期都敢于大手筆投資自動化、信息化工廠生產,把生產節奏和規模進一步拉起來。
最終,形成了三一重工產品對比卡特彼勒強大的性價比優勢,在這種優勢下,三一重工不僅在國內市場超越卡特彼勒,在東南亞、拉美市場上也給卡特帶來巨大的壓力,在東南亞的一些國家,三一挖掘機應該已經是市場占有率第一。
為什么我單獨把這件事情拿出來講呢?因為其它的一些成功要素,比如重視產品研發、快速迭代升級、重視服務和服務網絡的建立、迅速投放規模以降低生產成本、注重模塊化設計以及共性技術的開發以共用技術的方式降低成本,這些反而很好學。
但是產品快速升級迭代,這個做法其他廠家就很難學了。
卡特彼勒的管理層其實非常難以理解,比如說三一重機曾經的產品從1代到9代好像只用了3年。
卡特的挖掘機產品從B到C,從C到D,要經過大量的產品導入與需求驗證、反復測試的過程,流程極長。核心原因在于,萬一哪個地方有瑕疵,損失就極大,所以一定要產品高度成熟之后推向市場。
機械財經:這個理念可能是三一和卡特彼勒最大的不同。卡特認為要把質量放在第一位,將所有問題在投放市場之前驗證出來并解決掉,這樣才能避免損失。三一雖然也認同這個理念,但是實際上它不這么做,三一認為搶占市場是第一位,管我產品好不好,先拴住客戶。它是讓市場去驗證設計,邊改邊賣。
月色沾衣:所以卡特這套法子在中國市場吃了癟,所以現在去看中聯、徐工、臨工的產品,同樣的,無論是挖機、吊車還是高空平臺,產品迭代速度都是非常快的,為什么?事實證明這招有效嘛。
什么不好學,反而是這套高效的體系很難學,也就是三一高管曾說的,三一的核心不是廠房和設備,而是三一的文化。
當然,這個體系有沒有漏洞呢?當然有,就是這種Top-Down的高效執行結構,很怕決策出錯。決策對了當然效率超高,決策錯了配合上奇高的執行力,簡直就是災難。
恰好這一點,在這個行業,得到了規避。主觀上,這家企業的管理者本人就是一流企業家,在一個行業摸爬滾打幾十年,其眼力與見識都是業內頂尖人物,出錯的可能性本來就極低。
更重要的是,客觀上,工程機械行業,是一個技術上很早就發展到極致的行業,絕大部分的液壓件與液壓技術,是力士樂上個世紀70年代就成熟的產品。絕大部分的技術路線,都經歷了充分的試錯。這點與迭代迅速,需求變更頻繁,未來探索空間具備極大不確定性的消費電子行業迥然而異。
機械財經:再加上三一在組建新項目時,會首先把競爭對手的人挖過來,迅速建立一支經驗豐富的設計,生產,銷售隊伍。
月色沾衣:換句話說,只需要有改善創新、不需要革命性的創新,根本不需要去面對未知的不可能。
也就是梁總所說的“固定靶”理論,要去打固定靶,不要打移動靶。
▌狼性的銷售策略
月色沾衣:這是技術路徑,再說商業路徑,其實也是高度固定的。小松當年怎么在北美市場大殺四方,把卡特彼勒和一眾北美工程機械企業逼到破產的邊緣?很簡單嘛,變態的追求質量,用低一檔的價格提供同樣質量的產品,當然為什么價格有優勢?這里帶了一點魔法傷害,日本政府70-80年代認為壓低了日元的匯率。
所以其實連商業路徑都是在打固定靶。當事情變為打“固定靶”的時候,效率就變成了決定性的成敗因素。
Practise make Perfect!
機械財經:三一的銷售非常靈活,也非常狠。他們新品推市場時,可以說什么策略都可以用,只要能提高市場占有率。免費試用,打折這些都是常見策略,再加上和成熟產品的捆綁銷售,很容易就能在短時間里創造非常高的市場占有率。
月色沾衣: 三一的銷售員積年累月奔波在外。后臺人員加班到兩點,困了在辦公室搭個簡易床睡一覺,早上起來洗手間洗把臉繼續干。
再講個故事,當年三一有一個客戶要買競品的設備,三一的大區經理大清早在客戶場地守著,進辦公室后拿著客戶辦公桌上的煙灰缸往自己腦袋上猛的一砸,鮮血直流。這哥們說,今天你要是和他家簽合同,就從我尸體上邁過去。客戶一聽,嚇壞了,兄弟一場,有話好好說。
只要你足夠努力,練得足夠多,就一定行。在這種高效面前,日韓系的斗山、現代、小松、神鋼、住友紛紛敗下陣來。
機械財經:所以,日韓系挖掘機企業怎么也沒有想明白,一個不會做挖機的企業,只用了十年時間就做到了中國市場的老大,可能小松還沒搞清楚三一的技術路線,結果就被趕下了神壇,韓系斗山和現代更是如此,還沒來得及在媒體上吐槽三一的產品,結果自己的市場份額就被吃掉了。
月色沾衣:還能有和三一坐到一起戰斗的,只有工程機械行業真正的王者——卡特彼勒。卡特彼勒采用的方法也非常的簡單:徹底融入中國市場,針對中國市場去做產品的改進;全面梳理自己的供應鏈體系,大面積地使用國產化配件,全面控制自己的產品成本,最后通過生產成本的大幅降低來降低售價,進而降低了采購門檻。
最后,卡特彼勒中國工廠出產的GX,GC系列,雖然在國內市場其實不怎么能打,但是在海外市場,在品牌效應和性價比的雙重加持下,確實賣得很不錯。只是,這種措施只能保住目前的競爭格局,不能保證在競爭中獲勝。要在競爭中獲勝,黃色巨人還需要想出別的高招。
機械財經:說實話,三一距離黃色巨人卡特彼勒還有很大的差距,差距不僅僅體現在銷售額,市值,還體現在產品基因,科技創新以及戰略規劃上。三一其實一直將卡特彼勒作為模仿的對象,但是三一不能像小松那樣只滿足于跟在巨人身后走,也要有自己的夢想,要有成為巨人的夢想和膽識。
▌三一的萬億夢
月色沾衣:三一提出了自己的第三次創業目標:三一集團要達到萬億市值,具體目標包括:
3000億銷售額、30000名工程師、3000名工人;
工程機械、港口機械、煤機礦車成為世界第一;
風能裝備、新能源商用車、石油裝備、電池裝備、氫能裝備、光伏裝備成為中國第一;
工業互聯網、動力電池、光伏產業、建筑工業化、環保裝備、投資協同實現破局。
這個目標其實可以換一個方向詳細拆解一下:對于三一這類重資產制造型企業,市值構成有兩個方向,凈利潤與估值體系。如果按照常規依靠規模效應卷成本的思路出發,那么基于三一是帶有成長性的周期股,按照10年平均凈利潤,能給到15倍PE。考慮到未來三一重工每年大致能實現100億凈利,給到1500億市值非常合理。
而如果按照另外一種方式發展:科技成長屬性的制造業,那么凈利潤的絕對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凈利潤率,極高的凈利潤率配上廣闊的成長空間,那么可以給到50倍PE,那兌現200億凈利就能實現萬億市值夢。
機械財經:也就說,三一要想真正成為一家萬億級的企業,只去賣現有的水平的設備是萬萬不行的,就算再狼性化,就算吃掉幾個大廠也無法實現萬億級市值。就拿另一個巨頭徐工來說,市值也只有800億。
三一就算吃掉10個徐工也只有8000多億的市值,工程機械市場有那么大么?就算有,三一的牙口也沒那么強。所以萬一市值,只能跳出當前的能力圈。
月色沾衣:那就是第二種方式,這種也有成功的案例,比如鋰電行業霸主寧德時代、全球汽車行業市值龍頭特斯拉、亞洲市值最大企業臺積電。
機械財經:我也有文章講過寧德時代,凈利潤300億的公司,市值上萬億了。我在這里要多說一句,雖然現在寧德時代如日中天,但是隨著新能源汽車數量上的增長,它一定會走下滑路線,除非能順利轉型,去開辟新的應用領域,比如儲能。
月色沾衣:這類企業市值巨大的核心在于,企業必須展現出極強的科技股屬性,追求用革命性、創造性的方式解決未來的問題,并且,這種解決方案符合消費者的需求,有著廣闊的成長空間。
對于三一這樣一家已經在制造業常規階段臻于極致的企業,要實現萬億市值的目標,只有第二條路徑才是可行的方式。轉型為一家科技型企業,讓市場轉變看法,最終實現第三次創業目標。所以,對于現階段的三一,利潤率遠遠比多賣幾十億設備來得重要,至少在這種階段,這家企業根本沒有降價的意愿,本質上這也違背的企業的發展策略。
▌萬億市值夢的實現路徑
月色沾衣:這家企業,不管未來能否成就制造業企業萬億市值偉業,至少在這個階段,都要看到,對于現階段問題和未來趨勢的判斷非常準確。
工程機械行業,以占比最高的挖掘機為例,是70年代技術開始成熟,90年代達到高度成熟階段的產品。這個產品不能說不好,但是已經完全不能解決現階段建筑業的問題。
中國未來面臨和當前歐美一模一樣的問題,我們總說基建狂魔,可是,基建狂魔的背后就是一大堆工程師提桶跑路,等到沒人干工地的時候,設備要賣出去就不是多2萬塊錢少兩萬塊錢的問題,而是人都沒了,還要什么設備?
而優秀的企業,要解決的就是未來的問題。在如此嚴峻的建筑業未來面前,需要的根本不是規模效應下的低成本優勢,需要的是革命性、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方法,需要的是極致的創意和科技。
我曾經看過微軟與Trimble(全球施工技術龍頭企業)合作的概念視頻,未來的建筑業,建筑師只需要在房間內用虛擬方式調整施工圖,戶外施工機器人自動跑線測量,最后機器人用3D打印方式蓋房子。
這才是未來,這才是科技,革命性的方式解決問題,卡特彼勒和小松的真正敵人來自于Google和Microsoft這種科技企業,而不是遙遠的東方。而如果行業內企業能夠早人一步,將自己從制造型企業轉換為科技型企業,解決如此嚴峻而重大的建筑業問題。
我覺得:市值萬億只是起點。從這個角度看,三一實現萬億市值其實具備客觀條件——去解決關于未來的嚴峻問題。
不僅僅是三一,我覺得國內有雄心的科技型企業也要看到這一片廣闊的市場,共同參與到開創下一個時代的工程機械行業的洪流中來。畢竟,只有科技,才能實現Elon Musk的跨星球物種之夢,只有科技,才能締造臺積電的輝煌,也唯有科技,才能幫助三一實現萬億市值夢想。
對于這家企業,千億市值,依靠的是品質改變世界,萬億市值,要依靠的是科技改變世界。
▌總結
以上文章都是摘自月色沾衣,比較干,比較深,算是已經把三一的深層邏輯說地一清二楚了。
城外人看三一,不要只看到它快速占領市場的能力,不要只看到他重賞重罰的等級制度,要去了解下它的經營邏輯,是競爭對手的去學他也罷,去避其鋒芒也罷也都有規律可循。是合作的伙伴的,了解了這套邏輯后合作起來就更順手了。
城內的人看三一,也不要只去抱怨他的卷,不要去抱怨他不人性化,這是三一獨有的運營模式,他就是這樣,不會因為抱怨而改變,至少未來十年內不會變,城內人能做就是悶頭賺錢就行了,不爽了走人,爽了繼續賺錢,畢竟這個行業里你再也找不到另一家能給你這么高工資的企業了。
誠然,三一距離黃色巨人還有很大差距,要想實現它的萬億市值夢想他還要再找找出路,但是他是有夢想的。
(責任編輯:休魚)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熱點專題

視頻專欄

線下活動

2023-06-15

2023-05-13

2023-05-13

點擊排行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3

2023-06-05

2023-06-05

2023-06-02

2023-05-31

2023-05-31

2023-05-31

2023-05-30

2023-05-30

2023-06-13

2023-06-13

2023-06-12

2023-06-05

2023-05-31

2023-05-29

2023-05-26

2023-05-25

2023-05-24
北京編輯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四環中路6號
郵編:100039
電話:010—68548655
長沙編輯部地址:長沙市銀盆南路361號
郵編:410013
電話:0731—88923960
電子郵箱:tougao@cmtm.com.cn
版權所有 ? 工程機械品牌網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北京 湘ICP備202001942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