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工程機械品牌網!
央視《對話》 | 劉飛香講述鐵建重工:靠什么闖天下!
- 發布時間:2023-04-17 07:26
- 來源:鐵建重工
- 作者:
- 訪問量:
【概要描述】《對話》鐵建重工:“1”“2”“3”,中國制造的底氣在這里!在本期節目現場,包括鐵建重工在內三家企業都來自于制造業,且均獲得了第七屆中國工業大獎。據了解,中國工業大獎是我國工業領域最高獎項,這份榜單彰顯了中國制造的硬核實力,是工業高質量發展的見證。作為大獎得主代表,劉飛香在現場用“1”“2”“3”,講述了屬于鐵建重工的中國制造底氣。
央視《對話》 | 劉飛香講述鐵建重工:靠什么闖天下!
【概要描述】《對話》鐵建重工:“1”“2”“3”,中國制造的底氣在這里!在本期節目現場,包括鐵建重工在內三家企業都來自于制造業,且均獲得了第七屆中國工業大獎。據了解,中國工業大獎是我國工業領域最高獎項,這份榜單彰顯了中國制造的硬核實力,是工業高質量發展的見證。作為大獎得主代表,劉飛香在現場用“1”“2”“3”,講述了屬于鐵建重工的中國制造底氣。
- 分類:今日焦點
- 作者:
- 來源:鐵建重工
- 發布時間:2023-04-17 07:26
- 訪問量:
4月15日,央視CCTV2《對話》欄目播出《中國制造:靠什么“打天下”?》,鐵建重工黨委書記、董事長劉飛香攜“大國重器”驚艷亮相,與制造業大咖共話中國制造底氣、從依賴進口到替代進口、數字技術等熱點話題。
下面,小編帶您重溫《對話》精彩瞬間,解讀“鐵建重工:靠什么闖天下”!
《對 話》
鐵建重工:“1”“2”“3”,中國制造的底氣在這里!
在本期節目現場,包括鐵建重工在內三家企業都來自于制造業,且均獲得了第七屆中國工業大獎。
據了解,中國工業大獎是我國工業領域最高獎項,這份榜單彰顯了中國制造的硬核實力,是工業高質量發展的見證。作為大獎得主代表,劉飛香在現場用“1”“2”“3”,講述了屬于鐵建重工的中國制造底氣。
“1”就是鐵建重工的整體實力,位居行業全球第一。在第三方權威機構公布的榜單中,鐵建重工在全球全斷面隧道掘進機和全球隧道工程裝備的排名中,均位列全球第一,是地下工程裝備行業名副其實的全球領跑者。
“2”就是鐵建重工的盈利能力,排名全球第二。在第三方權威機構公布的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中,鐵建重工盈利能力排名全球第二。盈利的背后是產品高附加值、科技創新實力和企業核心競爭力作為支撐。
“3”就是鐵建重工的產品影響力,有3個產品得到了國家部委的最高評價。一是隧道掘進機,連續兩次摘得工信部“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二是三臂鑿巖臺車也獲工信部“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三是全球最大豎井掘進機“夢想號”,開挖直徑達到23米,去年與C919大飛機和“福建艦”航母一起被國務院國資委評為“十大國之重器”。這些產品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代表了這個領域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最高水平。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點評鐵建重工:他們的主打產品是盾構機,2008年生產了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一臺盾構機。在這之前95%依賴進口,直到現在實現全面國產化,變化是很驚人的。他們攻克核心關鍵技術74項,填補了國內外空白120項。現在不僅支持了我國軌道交通建設,還出口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甚至進入國際軌道交通的產業鏈供應鏈。
鐵建重工:中國盾構機,不可被替代的底氣!
節目中,當主持人陳偉鴻提及中國制造在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中,不可替代的絕對實力時。劉飛香自豪地拿出一臺盾構機模型表示,這臺刀盤涂裝成京劇臉譜,最大開挖直徑高達16.07米,6層樓高,重達4200噸的國產首臺16米級盾構機“京華號”,就是中國盾構機實力的一個縮影,代表著中國制造不可被替代的底氣。
劉飛香表示,目前,中國盾構機首先整機技術全球領先,鐵建重工在隧道掘進機和鉆爆法隧道裝備方面,形成了一套中國技術標準,這套標準能夠適應全球不同地域、不同工程的應用場景。其次,關鍵系統自主可控,鐵建重工通過十多年的自主創新,關鍵核心技術完全做到了自主可控。目前,中國盾構機占據了95%的國內市場,三分之二的全球市場。
鐵建重工:“將產品塞進電腦、將隧道建在電腦、將車間搬上電腦”的數字孿生新技術!
新技術、新應用將成為新動能,它們讓中國工業進入到更高的發展新階段,實現制造業的升維,劉飛香代表鐵建重工在節目現場帶來了一項創新發布。
劉飛香表示,鐵建重工把先進制造技術與數字化技術相結合,大國重器迸發出來的“數智”力量,充滿無限可能。早在2017年,鐵建重工開始了 “將產品塞進電腦、將隧道建在電腦、將車間搬上電腦”的數字化轉型,對盾構機進行設計、制造、施工和維護,在虛擬環境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地下工程裝備數字孿生技術是一項行業首創技術,數智化技術的賦能,進一步鞏固了鐵建重工產品產業的行業領先地位。
鐵建重工:從依賴進口到替代進口,從替代進口到競逐世界,靠什么?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現場點評鐵建重工自主創新
談及中國盾構機如何從依賴進口到替代進口,再從替代進口到競逐世界,劉飛香用“望洋興嘆”“受制于人”“揚眉吐氣”三個發展階段,講述了中國盾構機從0到1,又從1到多的發展。
回憶過往,劉飛香感慨良多,他表示,在沒有實現0的突破之前,我國盾構機都是依賴進口,不但價格高,而且配件供應不及時,處處受制于人,沒有話語權。
2007年,鐵建重工從零起步,在各級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在巨大市場需求的有力拉動下,鐵建重工堅持科技自立自強,通過自主創新,逐步攻克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助力我國隧道工程裝備技術迅猛發展。
(責任編輯:休魚)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熱點專題

視頻專欄

線下活動

2023-06-15

2023-05-13

2023-05-13

點擊排行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3

2023-06-05

2023-06-05

2023-06-02

2023-05-31

2023-05-31

2023-05-31

2023-05-30

2023-05-30

2023-06-13

2023-06-13

2023-06-12

2023-06-05

2023-05-31

2023-05-29

2023-05-26

2023-05-25

2023-05-24
北京編輯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四環中路6號
郵編:100039
電話:010—68548655
長沙編輯部地址:長沙市銀盆南路361號
郵編:410013
電話:0731—88923960
電子郵箱:tougao@cmtm.com.cn
版權所有 ? 工程機械品牌網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北京 湘ICP備202001942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