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工程機械品牌網!
第二十屆中國工程機械發展高層論壇對話(二)實錄
- 發布時間:2023-04-17 08:37
- 來源: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
- 作者:
- 訪問量:
【概要描述】2023年4月12日,主題為“新征程、新動能、新發展”的第二十屆中國工程機械發展高層論壇與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六屆四次會員代表大會同期辦在陜西西安隆重召開。?本屆高層論壇設置了兩場高層對話,14位來自工程機械行業各專業領域領先骨干企業的高層參與了對話,共同探討行業高質量發展之道。
第二十屆中國工程機械發展高層論壇對話(二)實錄
【概要描述】2023年4月12日,主題為“新征程、新動能、新發展”的第二十屆中國工程機械發展高層論壇與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六屆四次會員代表大會同期辦在陜西西安隆重召開。?本屆高層論壇設置了兩場高層對話,14位來自工程機械行業各專業領域領先骨干企業的高層參與了對話,共同探討行業高質量發展之道。
- 分類:今日焦點
- 作者:
- 來源: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
- 發布時間:2023-04-17 08:37
- 訪問量:
2023年4月12日,主題為“新征程、新動能、新發展”的第二十屆中國工程機械發展高層論壇與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六屆四次會員代表大會同期辦在陜西西安隆重召開。
本屆高層論壇設置了兩場高層對話,14位來自工程機械行業各專業領域領先骨干企業的高層參與了對話,共同探討行業高質量發展之道。
高層對話(二)實錄
高層對話(二)現場
主持人
協會副會長李建友
對話嘉賓
撫順永茂建筑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田若南
杭州前進齒輪箱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水余
中交天和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光輝
沃爾沃建筑設備投資(中國)有限公司中國區總裁陳霖
川崎精密機械商貿(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愛明
千里馬機械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義華
遼寧三三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晶瑩
第一部分
李建友:當前,工程機械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需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集中優質資源,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行業和企業數字化轉型,著力提升高端化、綠色化、國際化進程。為此,請產業鏈上各位代表圍繞“新征程·新動能·新發展”共同探討新征程道路上,如何激發動力,構建行業發展新格局
下面我們圍繞兩個共性問題,一個個性問題,展開對話。
問題一、在新征程道路上,企業是如何進行規劃布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有哪些?
陳愛明:川崎精密機械是百年液壓企業,至今在中國走過了30年;川崎全球范圍有5個生產制造基地,其中在中國就有2個。
川崎的布局一直以技術開發、技術領先、技術創造為前提,用產品為客戶帶來價值,秉承著這一理念持續發展。
高光輝:對于實現高質量發展,中交天和近兩年主要圍繞兩件事出發:一方面是對盾構機技術生產和服務的創新;另一方面是大力推行零部件國產化。
就隧道施工機械板塊來講,中交天和的創新工作實屬國內前列,同時在零部件國產化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楊水余:杭齒成立于1960年,至今已有63個年頭,一直以來公司致力于傳統裝置、風電,核電等板塊,對國內工程機械行業的大部分主機廠,以及卡特彼勒、中鐵裝備都有供應。
從未來創新驅動的角度,杭齒主攻兩部分內容:研發創新和數字化轉型;以2022年為例,我們在研發創新上的投入占銷售收入的6%左右。
依托于杭齒種類齊全的自身優勢,希望接下來杭齒能為國內所有的主機廠提供服務。
田若南:撫順永茂建筑坐落于遼寧省撫順市,也是中國最早的老工業基地。公司集工科研發于一體,2008年在海外上市,是第一家專業制造塔機的上市公司。
撫順永茂建筑機械的業務以國外為基礎,以國內為領先。1996年從零開始,至今已形成4個系列、88個品種,主要服務于核電站、大型橋梁、火電等等工況場景。在全球范圍內,銷量已連續十年排名前10名。
一直以來,撫順永茂建筑為綠色建設投入了大量心血,接下來將繼續努力,服務社會。
陳霖:作為一個近200年的全球知名機械制造品牌,沃爾沃在中國的發展已經超過了20個年頭,歷經了中國工程機械的最好階段,對于企業未來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仍充滿了期待。
沃爾沃建筑設備會一直踐行高品質、安全、環保的核心價值觀,把為用戶創造價值作為企業的唯一目標。不僅將中國市場視為重要的戰略市場之一,也將中國市場作為生產基地以及未來的研發、制造中心。相信沃爾沃建筑設備將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在中國越做越好。
楊義華:因為我們不甘心只做一個傳統的代理商,2015年,將公司名稱改為千里馬機械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
在業內代理商是隨著市場的波動而生存。千里馬這些年一直在嘗試創新,承擔過國家科技部、工信部的兩個部級項目,一個為863項目,一個為綠色供應鏈項目。
目前,我們擁有工程機械服務業領域里的第一個工業互聯網標識二級節點,也擁有軍品二級資質,還做了小馬快修,希望未來小馬快修能夠為行業保內服務提供支撐。
董晶瑩:遼寧三三成立于2009年,自2014年開始邁進隧道掘進機領域。在新征程上,我們的布局主要分為兩大方向:市場方面,會持續鞏固基礎設施領域的市場投入和開發,加大對礦山能源領域包括水利、水電、能源領域的市場投入和開發,也會繼續鞏固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并加大對國際市場的開發;技術方面,做優現有產品的同時,也進一步加大對新產品的投入,在技術上不斷發展,不斷創新。
李建友: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特別是國之重器——盾構機。近年來,盾構機行業發展比較亮眼,請董副總談一談創新發展作為新動能的作用,以及遼寧三三在產業鏈、供應鏈方面面臨哪些新的問題?
董晶瑩:遼寧三三在高質量發展所做的一些舉措主要為:
科技方面,從2014年邁進該領域,到2018年戰略轉型升級邁進了礦山領域,對TBM加大了研發和生產。
市場方面,不斷擴大市場,擴大盾構機精準應用領域。
技術方面,重視科技研發。如今遼寧三三已擁有5個國家級稱號。分別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國家級知識產權優勢產業、國家級盾構機TBM隧道工程中心、國家級隧道掘進設備研究中心。不斷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關于價格戰,我認為高質量發展,不只是追求數量上的增長或者是投入上的增長,更需要遵循的是經濟層面的增長,也就是良性循環,統籌兼顧,可持續發展,所以遼寧三三堅決抵制價格戰,希望為盾構機市場營造良好的環境。
供應鏈方面,我們建議加大部件的國產化率,既是建議也是當前業內面臨的問題。
李建友: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推進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中交天和作為央企的代表,面對國內現有的競爭局面,是如何看待行業未來的發展,并有何建議?
高光輝:關于實現高質量發展,主要有兩個任務,一方面是技術的研發和創新,另一方面是核心零部件國產化。
目前來看,中國盾構機領域的發展環境是非常良好的,有著非常寬容的客戶群,客戶群體對于國產化的支持程度逐漸也在增高。并且中國對制造業整體的支持氛圍正在形成。
在良好氛圍的支撐下以及中國盾構人十余年的努力,全世界2/3以上的盾構機都產自中國。
關于建議:從供應鏈的角度來講,目前盾構機領域的最后一塊堡壘在于主軸承的國產化,研發、實驗環節已基本到位,關鍵點在于應用。
李建友:撫順永茂建筑是生產制造塔機的知名企業,海外市場開拓較早,請田董事長針對塔式起重機安全施工層面,談一談這是否符合高端智能綠色發展?其次,請你談一談企業和租賃商該如何應對?
田若南:塔式起重機屬于高危產品設備,國家規定80噸級塔機使用年限是8年,100噸及以上使用年限是15年。
但隨著市場的價格競爭,品質無法保障,造成民建市場事故頻發。雖然各建筑企業制定了各自的安全標準,但租賃市場的“價格戰”又接踵而來,最終造成了塔機行業“年限”混亂的局面。
我們呼吁,行業應該規范自律,以標準、安全和質量為前提,不以價格論產品。
另外,關于標準,現在國家相關塔機標準較低,例如空載10%,靜載25%,按國標執行是為普通標準,但在核電領域,相應的標準并不能完全滿足實際情況,需要超出30%以上。
李建友:杭齒一直致力于打造工程機械傳統部件的高質量發展。
在上一場論壇中徐工楊東升董事長也說到了協同創新,主機廠和配套供應商、代理商以及用戶要協同創新,有所為,有所不為。對此作為專業做配套的企業,楊董事長認為國產工程機械傳統部件要如何在工程機械行業發力?如何進行定位?
楊水余:杭齒作為零部件制造業,致力于和主機廠打造雙向協同的關系。杭齒深耕傳動裝置63余年,30多年來與主機廠互相合作、互相協同、互相聯動,完全能夠勝任國內工程機械制造商的市場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還需要零部件制造商與主機廠充分協同。
在此,我以兩件事例作為說明:
一是關于大型養護機械,由中國鐵建牽頭,杭齒歷經數年將傳統養護機械完全國產化。
二是關于高端農機裝備。依舊是由中國鐵建牽頭,開發了棉花收割機所需的部件,目前也在新疆運行良好。
對此,我認為主機制造商和零部件制造商要雙向配合,互動合作,得以實現長足發展。
李建友:一是要協同好零部件制造商和主機廠的關系,實現優質配套,提供優質產品,批量供貨。
二是要跟主機廠協同開發一些“卡脖子”關鍵裝備,協同發展,聯合攻關,共同享有知識產權,這是長期協同的關鍵。
李建友:陳愛明董事長,川崎精密機械深耕中國市場30余年,在中國也有制造工廠,請問川崎是如何與中國工程企業攜手前進的?如何對中國制造工廠定位?以及工程機械關鍵液壓系統部件未來發展方向是什么?
陳愛明:從93年第一次為柳工配套液壓件,川崎就開始了對中國市場的布局。至于為什么能夠在中國市場深耕下來,主要歸結于川崎以技術領先、為客戶提供價值。以挖掘機為例,過去中國的挖掘機基本上不對流量控制,川崎精密機械是第一個將負流量控制理念導入的企業。沒有流量的控制,只有功率的控制,挖掘機連續使用不能時間長,正因為有川崎理念的導入,才使得中國的挖掘機能夠長時間使用,突破了一項難關。
另外,川崎精密機械根據客戶要求,又導入了數字傳感控制系統,以及電控增量系統,變量系統等等。
一路走來,川崎和主機廠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相互發展的。我們的兩個工廠也是根據客戶的需求而建立的,2005年為了解決國產化問題,在蘇州成立了第一個制造工廠。2009年依據當時國家商務部的要求建造了第二個工廠,并且為了擴大產能成立了合資企業。
對于川崎精密機械將來如何和客戶保持長遠發展,我們認為,川崎將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在5年前,川崎已經推出了全電控系統,為挖掘機自動化、遠程控制等方面帶來精準控制,在雙碳發展和能源的消耗層面都做出了貢獻。
川崎未來的布局與發展,我們將緊跟于市場需求,一方面是“雙碳”,一方面是自動化。川崎精密機械將緊密圍繞這兩方面布局。如今,我們也推出了電動化產品,在拉斯維加斯展會上首推了高速達5千轉的泵,體積減少一半,能耗提高雙倍。
電動化、無人化、機器人化將會是下一步的發展潮流,挖掘機板塊也一定會朝著機器人方向發展。對此,川崎設立了川崎精密機械機器人有限公司,在機器人方向也有所布局。
李建友:對于行業的電動化發展,我信心十足。再者,在中國市場,產品應該結合中國市場而發展,制造企業也應該針對性布局。
陳愛明:3月初的新聞已經公布,日本政府將會對電動化的工程機械進行認證。
李建友:挖掘機市場競爭壓力非常之大,千里馬也應感同身受,那千里馬是如何做到主機廠與代理商利潤攜手發展?
楊義華:首先希望協會可以多給工程機械后市場企業發聲的機會。
其次,我認為代理商和制造商都是利益共同體,是產業鏈上的一體。
李建友:沃爾沃是一家跨國公司,請陳霖總裁談一談沃爾沃在中國如何定位?怎么定位?是否會收縮中國的發展?
陳霖:沃爾沃建筑設備作為跨國公司,在中國已經超過20年了,如何在中國定位,這個問題隱含著沃爾沃在中國是否還能活得下去。沃爾沃認為中國市場是非常重要的戰略市場,不管是從用戶角度,或是營銷角度都是如此。而且中國在改革開放的40年里,已經形成了非常龐大的供應鏈,這其中包括國內品牌,也包括了外資品牌,我們定位的中國市場,是未來的制造中心。同時中國在新能源、電動化、智能化的發展上,也快速響應,充滿了雄心,未來中國市場也將會是沃爾沃的研發中心和創新中心。總而言之,中國對沃爾沃建筑設備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市場。
第二部分
李建友:剛才大家都談到了市場問題,在座的嘉賓也談談你們的觀點?2023年對市場的態度,是下降,持平,還是?
另外,對于“走出去”,各企業是如何布局的,有哪些考量?
陳愛明:和大多主機企業的觀點保持一致,我認為2023年的市場保持前低后高的態勢。
說到怎么走出去,川崎作為國際化企業,目前在英國、美國、韓國、印度都有自己的制造企業,從服務到制造已遍布全球。隨著國內主機廠的“走出去”,川崎也會緊隨著國內的主機廠的要求,進行“保姆式”服務,跟緊配套服務,共同構筑起完善的服務體系。
高光輝: 從目前所簽訂的合同額來講,我們對2023年的市場信心十足。同時,也呼吁中國的盾構人,一方面要堅定我們的自信,另一方面我們也還需要進一步虛心向海外學習先進技術。
關于海外市場,目前利用中國交建、協會,以及合作方逐步開拓海外市場;但是核心本質還在于“品質”,打鐵還需自身硬,包括產品的品質、設計的先進性以及對客戶需求的響應性進一步提高。
楊水余:我們保持著謹慎樂觀的態度。和主機廠的觀點不同,我更希望市場是先低中穩后高的態勢。
至于走出去,我們還是以主機廠出海為主,尋求部分區域的零部件的出口。
田若南:多年來,撫順永茂建筑在海外市場占據銷售40-50%的份額,每個地區的代理商都有著20余年的國外市場銷售經驗。今年,撫順永茂建筑的訂單也一直在增長,預計要好于2021年和2022年。
國內同理,得益于撫順永茂的差異化設備,從6月份以后預計會有一個更好的發展高峰。
陳霖:前低后高是我們對于國內市場的預期,總體下滑是必然的結果。
至于海外市場,沃爾沃是全球化企業,“走出去”是必然。中國作為沃爾沃的生產制造中心,未來在中國生產的產品要輸出到海外,我相信中國的競爭態勢和模式也會在海外其他地區復制,所以也需要制造更加適合中國競爭的產品,從中國輸入到海外。
楊義華:關于下一步市場的預測,一季度打C-,第二季度打C,之后面打B-,即便后期處于良好發展態勢,也預計在65-70分。
關于國際化,千里馬不搞機會主義,不搞獨資,采用和海外企業進行合資的模式,并購置固定資產;不滿足于單獨的銷售渠道建設,要滿足于服務、渠道和社會公益事業,建立自己的品牌。
在代理層面,千里馬現在也開始建立自己的品牌,在17個國家注冊了商標,在電動化、新能源都有所涉及,力爭在海外做自己的產品。
董晶瑩:從盾構機領域來看,基本和去年保持持平。2023年既是機遇期也是挑戰期,遼寧三三一定會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關于海外,三三也堅定不移的保持“走出去”的態度,樹立中國品質,打造中國品牌。
李建友:走出去不能單打獨斗,要共贏、合作。合資是一種應對風險的方案,大家如若把價格戰引到國際市場,對企業的生存存在一定的風險。
下面針對“雙碳”戰略,各企業談一談觀點和建議,以及希望協會在雙碳的發展上做哪些工作?
楊義華:建議協會成立一個道德自律與品牌形象委員會,企業間既要有社會責任感,也要有行業責任感,堅持長期主義。
田若南:塔機五年年限問題,不符合“雙碳”發展戰略。使用期限達到5年的塔機,后續不再使用會導致資源浪費,有些企業的利用率只有30%-40%。
李建友:協會將在4月25日于濟南召開“雙碳”委員會年會,屆時希望大家可以從產品的技術路線、運維、標準體系建設,以及如何落實發展規劃進行研討。“雙碳”戰略是國家戰略,是創新驅動發展中產業結構變革調整的關鍵。望各代表踴躍參會。
小結
對于當下和未來的發展,我們只有將“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才能真正激發內生動力。不論是應對價格戰,還是行業自律性,“創新”都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開局關乎全局,起步決定全程,新征程上,充滿信心,開局展新貌,對于全面推動工程機械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春潮澎湃起,揚帆正當時,讓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以工程機械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作為指南,堅持守正創新,保持戰略定力,保持團結協作,發揚斗爭精神,勇于攻堅克難,共同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為建設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休魚)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熱點專題

視頻專欄

線下活動

2023-06-15

2023-05-13

2023-05-13

點擊排行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3

2023-06-05

2023-06-05

2023-06-02

2023-05-31

2023-05-31

2023-05-31

2023-05-30

2023-05-30

2023-06-13

2023-06-13

2023-06-12

2023-06-05

2023-05-31

2023-05-29

2023-05-26

2023-05-25

2023-05-24
北京編輯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四環中路6號
郵編:100039
電話:010—68548655
長沙編輯部地址:長沙市銀盆南路361號
郵編:410013
電話:0731—88923960
電子郵箱:tougao@cmtm.com.cn
版權所有 ? 工程機械品牌網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北京 湘ICP備2020019428號-1